村级换届历年来多是采取基层推荐, 上级把关,党员、群众投票选举的办法,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, 将本村有远见卓识,且具备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推向领导岗位。当前,多数村子面貌日新月异,奔上了小康, 广大群众安居乐业, 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但也不排除部分村等靠要的思想,领导班子不靠前,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有限,导致群众有意见。
农村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,工作繁杂且最为具体。“上边千条线,下边一根针”,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这里去应对落实,虽然机构不大,但是却显得十分重要,全国各地只要把基层工作搞好了, 全局工作自然看好。
近几年农村推行支部书记、村主任一肩挑的办法,不少人认为这种方法有利有弊。有些村甚至是弊大于利,常言说“三个臭皮匠, 顶个诸葛亮”,“一人不过二人智”。一肩挑的办法很容易形成独断专行的“一言堂”。况且人最难改变的是“自以为是”, 听不进不同意见,加之农村干部一般来说文化水平不髙,理论水平有限,这样日积月累逐步变成了孤家寡人单打独斗思想意识,班子内部其他成员应声附和,光说好不说坏,谁也不见怪, 形不成合力, 长期下去,领导班子逐渐形成软散懒群体,要想改变这个单位的面貌实属不易,尽管这些是少数村,但影响很坏,导致一个村不发展或发展缓慢,这可不是小事情。因此,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办法不能一刀切,要因村情而定。特别是大村,情况复杂村,经济发展好的村要切实尊重民意,切不可实行一刀切的办法。
一个村发展的好坏取决于这个村的领导班子,特别是班子中的一把手。有些村年复一年死水一潭,纠其原因,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所致:
首先是某些村一把手通过”关系“被选进领导岗位,无实际工作能力, 胸中无大志,心中无主见, 前进无方向,行动无目的,当天和尚撞天钟,只能是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熬时间,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,更谈不上发展。还有就是一言堂、独断专行、听不尽别人意见,搞一言堂,造成班子成员有意见,闹矛盾,工作形不成凝聚力、缺乏战斗力。
其次是上级对下级缺乏监管,放任自流, 无拘无束。虽然各村也有监督机构,但有些”霸道“的一把手责任心或水平低,根本就不听别人的意见,也就起不到监督的作用。只能是流于形式,形同虚设。无论工作好坏, 都是一把手说了算,乡村发展必定受到影响。
其三,村里缺乏集体经济实力。“万事离钱莫举”,从全国农村先进典型看,一般都有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作支撑, 没有经济实力, 口头上谈发展, 那等于“纸上谈兵”。集体经济的发展、壮大、巩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事实证明,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,即是有集体经济也会把它搞垮,不科学管理,不发展,吃老本、甚至想伸手捞一把占便宜, 抱这样的心理集体经济早晚要被搞垮。如果都象村官李天成那样不怕吃亏,集体经济就会兴旺发达起来。
其四,缺乏定期述职制度。乡镇党委以上部门每年必须向上级党委作一次述职报告, 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单位的工作, 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。村级干部若能这样,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。也有必要上级派代表列席旁听,假如村干部每年能作一次述职报告, 讲讲一年来做了些什么工作, 办成了什么大事,还有哪些不足之处,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, 在群众面前讲个明白,这对他个人来说,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监管。若每年工作平平,上级领导应责令起限期整改,连续不作为的应及时劝退。
其五,财务村务不透明,不公开,有些村组多年来从不公布帐目,村民即是有意见, 想知情,碍于面子, 又怕打击报复,只好忍气吞声,但心中的阴影永远不会消失, 长期下去,即失去了凝聚力,一盘散沙, 根本谈不上发展壮大。
其六,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,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开,即是开了也是应付了事,今年不足之处或缺点是这几条,明年还是这几条,无人督促落实整改。
今年村级换届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,建议上级部门下基层了解情况,多听听基层干部、党员、群众的意见,制定切实可行的选举办法,切不可实行一刀切的办法。要因地制宜,搞好村级换界工作,通过好的办法,选出一个好带头人,配一个好班子,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,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,从而作好村级工作,推动村级工作的发展。以上几点看法和建议只代表作者的个人意见,仅供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参考。(魏镇甫 刘保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