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基石,肩负着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的重任。岗位要求既要具备坚定的信念与宽广的胸襟(如理解“100-1=0”的风险意识,持有“不怕挨骂”的担当精神),也要掌握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。本人结合三十余年基层经验,提炼新时代村干部的几点核心工作如下:
一、 筑牢思想根基,提升履职能力
持续学习强内功。系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、国家法律法规(如《民法典》)、现代农业科技及管理知识,通过自学、培训、交流等多种途径,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、业务技能及领导、沟通、组织、协调能力。
坚守初心担使命。时刻牢记“为人民服务”根本宗旨,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,深入田间地头,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与期盼。
二、 锤炼核心素质,塑造坚强团队
宽广胸怀勇担当。深刻理解农村工作复杂性,涵养容人容事的肚量,坦然面对工作带来的误解与非议(“不怕挨骂”),坚持原则、尽心履职、问心无愧。
精诚团结聚合力。在班子内部村干部必须紧密团结、杜绝内耗,形成战斗堡垒(避免因不团结导致不良后果)。在外部要善于与村民沟通,汇聚民智;积极对接上级部门,争取资源支持,形成协同联动机制。
三、 夯实治理基础,维护公平正义
公正廉洁树公信。保持清醒,严守底线。坚决落实村务、党务、财务“三公开”透明制度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。对歪风邪气和违法违纪行为敢于斗争、坚决抵制,以身作则树立清廉公正形象。
依法治理促和谐。密切关注治安动态,及时介入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提升村民法律意识,引导依法维权、依法办事,维护乡村和谐稳定。
四、 聚焦发展创新,推动民生改善
开拓创新谋突破。在做好常规工作基础上,勇于探索新思路、新路径。立足村情,科学制定发展规划,引导村民参与。积极招商引资,壮大集体经济。关注市场技术动态,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特色产业。支部书记带头“跑项目、跑工程、引资金”,班子成员敢于争创地市级以上荣誉,以实干促发展。
倾情服务惠民生。在基础设施方面积极争取资源,着力解决道路、水利、文化设施等民生问题,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五、 优化人居环境,兴办实事好事
改善环境提品质。在发展中同步推进村容村貌提升,抓好绿化美化、环境卫生整治(墙体涂白等)。建设宜居家园,增强村民环保意识,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。
真抓实干赢民心。工作好坏,群众自有公论。关键是要每年集中力量办好若干件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,如前述的修路、安灯、建广场、水利建设、引资建厂、技能培训、节日福利等。杜绝空谈,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,说得好不如干得好,以此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六、 强化组织保障,推动持续进步
强班子关键在人。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,作为发展“掌舵人”,需胸怀广阔、能力突出,切忌独断专行导致矛盾。要民主决策,善纳良言。班子成员需各司其职、相互尊重支持、争当先进,形成团结高效、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。团结有力的班子是村庄发展的核心保障。
总结反思促提升。在工作中定期回顾工作,总结经验教训,剖析问题不足,制定改进措施。积极学习借鉴优秀村干部的成功做法,切忌“知易行难”,务必躬身实践,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。
七、结语
当好村干部,考验的是复合型能力与一心一意的 为民情怀。我们唯有坚守信念、心怀大局、务实创新、敢抓敢管、廉洁奉公、团结奋斗,并能持续学习、深入群众、办好实事、善于总结,才能胜任这一光荣岗位,真正服务于乡村发展与百姓福祉。“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”,优秀村干部队伍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支撑。值此换届之际,分享体会,共勉前行。(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 刘保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