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辉光日新》— 中国美术的美学精神 · 侯风岗 2025






侯风岗,祖籍河南淅川,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曾师从侯双亭、张磊、林峰、罗小平、王晓峰、张青山等书法名家,以章草见长,作品追求古朴淡雅,在国内书法展中曾多次入展获奖。
2016年,入展“长征颂安华杯”全国书法作品展
2020年,获2019-2020年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学员优秀作品奖
2020年,获南阳市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
2021年,获南阳市庆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展优秀奖
2021年,获“中银杯”河南省书法大赛最佳作品奖
2021年,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美术书法作品展“翰墨丹青颂百年”一等奖
2021年,获“执笔忆往昔,百年续芳华”河南省书法大赛最佳作品奖
2021年,获书法报“鱼水情深”书画展优秀作品奖,并入编《鱼水情深 八一建军节书画作品展作品集》
2022年,获纪念中国有电140周年书法精品展优秀奖
2022年,获南阳市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
2022年,获张仲景诞辰1872周年南阳市书法作品展优秀奖
2023年,入展河南省新文艺群体书法篆刻作品展
2023年,入选2022年河南省临书大展
2023年,入展第二届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大赛
2023年,获“平语近人”南阳市书法篆刻作品展二等奖



《为侯风岗说几句》
张磊
大约一零年,我有个美院的同学在花家地办了所艺术学校,名字起得真好,叫“大有工作室”,我到现在都记得。他是画油画的,书法稍逊,便请我每周去上一次书法课。学员五六七八人,男女皆有,其中一位叫侯风岗的,总坐在靠窗的位置。每次我走进教室,他面前的毛边纸早已铺好,砚台里的墨香混着窗外的槐花香飘过来——这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。

河南人爱书法,像是刻在骨子里的。侯风岗老家在南阳淅川县,那小城我去过,丹阳水绕着城脚流淌,伏牛山的余脉在远处如青黛般铺开。地名里藏着古意,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”,许是这山水灵气,早为他埋下了爱书法的根。

风岗本是石油人,却对书法爱得炽热,这也算一段翰墨奇缘。记得那时是他们自己选字帖,他带的是《曹全碑》。大凡自学书法的人,总会受地域、师友、心性的影响,选些常见的经典字帖,选帖本身没问题,问题在学习方法——他们都摸不清门道。我便把在美院跟张羽翔老师学的那套方法搬了出来,一来省事,二来确实实用。


从那以后,我们交往密切,我也一直指导他在工作之余研习书法。风岗天资聪颖又肯下功夫,他先是沉在《曹全碑》的圆劲里,后来嫌不够骨力,又啃起《张迁碑》的方拙;再后来觉得碑学少了些流转,便转向《圣教序》练结构,临《兰亭序》悟笔势。案头的帖换了一本又一本,毛边纸堆得比砚台还高。

受时下风气影响,他有意参加展览,这也无可厚非,把握得好本就是学习提高的契机。我便说:“要参展,得有自家面貌。章草古雅,你性子稳,或许合得来。”于是引荐他向渭南的罗小平专门学习章草。眨眼间,已是十四五年了。如今他的字已有大成,规模可观。

现在看他的作品,参展的路数学得八九分——章法的开合、墨色的浓淡都有模有样,可见下了苦功。但细品之下,还是能看出些仓促:童子功缺了几年,笔底少了些绵劲;点画偶尔粗糙,是急着求形忘了求质;学养上呢,还需多读书养气,让字里多些书卷味。若说期许,倒是盼他早些圆了参展获奖的愿——不是为了名头,是为了让他在掌声里沉下来:把参展的巧劲收一收,回头补补执笔的稳、运笔的缓,再读些帖外的书,让笔底不止有章法,更有底气。

纳兰容若写“风一更,雨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”,做艺术的大抵如此:一边被功名风、时俗雨催着往前赶,一边又被心底的笔墨梦、故乡的山水牵着往回找。风岗从南阳到石油场,从《曹全碑》到章草,走了这十几年,其实也是在风雨里找那个“凤凰鸣于高冈”的自己。慢慢来,路还长。
2025年7月26日
于障日山牛栏寺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
  
  
 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