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辉光日新》— 中国美术的美学精神 · 黎小丽2025
自幼喜爱书画,启蒙于著名国画家杨志印先生。从事绘画40年有余,多年来主攻花鸟,兼画人物及小动物,尤以国画写意葡萄、牡丹为长,人送雅号“黎葡萄”。上世纪70年代在大西北从戎时,与葡萄结下情缘,农家小院的葡萄架下,戈壁绿洲的葡萄园里,均是其留恋往返之地。耳濡目染,学习古人,继承传统,运用水冲、彩冲等技法,并结合光和色的运用,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。其作品雅俗共赏,深受大众喜爱。
作品工笔人物《一针一线》《史湘云醉卧芍药》《猫虎图》,写意花鸟作品《绿叶深处半遮面》《醉秋风》《紫珠满架》等作品入选全国、省级和兰州军区展览,并多次获奖。曾应邀在上海、广州、香港、重庆、山东、兰州、山西等地及荷兰、日本成功举办个人国画展览及书画联展。多幅作品散见各大报刊。
一个画家和书法家一样,是应有她的独特的一种风格,姑且称为“画风”吧,黎小丽画风就是四个字“清新典雅”。
黎小丽笔下的葡萄,如“秋实图”、“醉秋风”、“绿叶深处半露面”、“遥看银河满天星”、“子满架”等等,都给人一种清新扑面的美感,使这原本的俗物变得高贵典雅,并赋予它种种深刻的文化内涵,赋于它灵魂,赋于它生命,它似乎在赞美着秋天收获的喜悦,赞美着生活的甜美和大自然给人们的恩赐和一种乐于奉献的品格。
黎小丽和她的画一样,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,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,她用一种博大而平和的心态去热爱生活。我所接触的黎小丽,不卑不亢不焦不躁,她更多地看到大自然和社会赐于我们的美好,看到的是别人的长处。与人为善,大度谦和。她的画作也着力地去体现和谐之美,而且具有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之美。她平和做人,认真作画。2008年一些甘肃的画家,在上海办完展览之后,去到浙江的天台山、雁荡山等地旅游,大家或欣赏大自然的美丽,或摄影、或聊天,我却注意到黎小丽随身带着写生本,认认真真地在写生,哪怕是一丛野花,一片竹林,她都要把它们画下来。
黎小丽笔下的葡萄,画得粒粒饱满、甜水汪汪,那一串串葡萄或似晶莹闪光珍珠塔,或如层层叠叠翡翠楼。把葡萄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当然艺术品不是简单的画像复原或实物还原,它更需要艺术家们靠自己的观察、感悟以及美学理论和技法,加以更深层次化的艺术处理;它也需要艺术家们适度的夸张并加以浪漫化的处理,使其更加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高度。这才是艺术创作的一种高超的境界。
她用画笔赞美春天的鲜花,更赞美秋天的果实。希望她笔下的鲜花越来越美丽;也希望她画中的果实越来越丰满。更祝愿她的艺术成果越来越丰硕。